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236章 继续,不要停

第236章 继续,不要停

第236章 继续,不要停 (第1/2页)

时间进入孟秋,暑热消退,秋高气爽,正是河鱼肥美的时候。
  
  博望苑。
  
  穿过宫苑的昆明渠旁,流水从栈道下潺潺而过,木质栈道之上,正有三人或坐或躺,悠然自得。
  
  准确来说,是居中的大司马大将军在摇椅上躺着,搭在两旁的胳膊还扎着细长的银针。
  
  而他的左右各坐着一个外甥,骠骑将军、太子,二人手里各握着一杆鱼竿。
  
  很明显。
  
  卫青在做针灸,霍去病和刘据在钓鱼。
  
  “近些年你弄出来不少新鲜物件,马具、农具、吃食,于国也好、于民也罢,都是有好处的,传出去无伤大雅。”
  
  “可有些东西……”
  
  浑身气质宛如一名朴素老农的卫青,点了点身下躺椅,“就比方这坐具,坐着确实舒服,要论好处,也有。”
  
  “但你传出去后,得不到赞许,反而会被指责。”
  
  “这你也知道。”
  
  刘据的确知道,近些年从太子宫流传出去的新鲜物件,什么能传、什么不能传,都是有考量的。
  
  马具、农具,乃至包子、饺子、糖葫芦等等,传出去都无妨,百姓家吃着、用着,期间能稍微念起刘据一二。
  
  他都受益无穷,也倍感欣慰。
  
  但包子、饺子能传,凳子却不行,胡凳、胡凳,胡人用的东西,太子宫私下摆弄尚可,传出去就是在自找麻烦……
  
  “坐具如此,九卿何尝不是一样?”卫青喟叹道:“立意好的事情,不一定好做啊。”
  
  “哼!”
  
  左侧的霍去病闷哼一声,冷冽道:“好不好做、能不能做,得做过才知道!”
  
  身旁两人闻言都笑了笑。
  
  卫青颔首道:“去病说的是,想要做,尽管去做就好,真到了要我们出力的那天,开口即可。”
  
  “只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会遇到什么麻烦、准备怎么解决,殿下心里都要有个数。”
  
  刘据点头受教。
  
  跟舅舅、表兄的交谈就是这般直接、简单,事情好不好?好,那就去做。
  
  有没有困难?有,那你先走着,我们在后面兜着。
  
  如是而已……
  
  晌午,两个空军的臭鱼篓子和一个病号没有吃到鱼,只在博望苑享用了一顿野味,随即便打道回府。
  
  回城后,刘据带着写好的章程,去了未央宫。
  
  承明殿内。
  
  皇帝一边看着手上的奏疏,一边绕梁而走。
  
  “任官回避制度想的还行,可这地方监察机构……朕设立一趟,就监察这么点内容?”
  
  “儿臣愚钝。”
  
  “愚钝?朕说,你拿笔记,再加几条,其一……地方大员提拔任用官吏时,不可任人唯亲、擢拔不公。”
  
  “其二,地方大员绝不能阿附豪强、损害政令!”
  
  “其三,即便二千石子弟仗势不法,也当严惩!”
  
  御阶下,皇帝接过墨迹未干的奏疏,搭眼一扫,重新递给太子,“明天早朝时,你提出来让公卿们议议。”
  
  正如刘据预料到的那样,太子宫幕僚想耍点小聪明,可皇帝不仅看出来了,还反将了一军。
  
  对此……
  
  刘据无所谓,他不怕得罪人。
  
  交代了差事,皇帝见太子脚步没动,脸上还欲言又止,挑了挑眉,迈步之余,不悦道:
  
  “有话就说,政务上由不得磨磨唧唧。”
  
  “是,父皇,儿臣认为九卿制度有些瑕疵,当改一改,儿臣这儿有些想法,你看……”
  
  话至此处。
  
  皇帝还没走出几步的身形突然顿住,确实正回头看着刘据,疑声道:“你认为九卿有瑕疵,你还有想法?”
  
  “对!”
  
  刘据满脸写的都是‘你不让我磨磨唧唧,我就直截了当’的表情,郑重点头,“父皇你听不听?”
  
  此刻,皇帝拿一种格外稀奇、古怪的眼神左右打量着太子,心说:‘你个小滑头,居然要动九卿?’
  
  ‘莫不是想以权谋私?’
  
  转瞬间,皇帝的念头就往阴暗面奔,不过他并未直接点破,而是试探着问道:“你什么想法?”
  
  刘据没有第一时间答话,而是走上御阶,在御案上取了笔墨纸砚,一旁侍立的宦者令见状连忙帮衬。
  
  不多时。
  
  皇帝就看到太子将太常、宗正等一众九卿的名字写于纸上,又一一铺在地上。
  
  “父皇你先把不能动的挑出来,免得儿臣说了也是白说。”刘据指着地上的纸张道。
  
  瞧见这一幕,皇帝神色微微收敛,在九卿官名与太子的脸上来回扫视,片刻后,用脚把写着‘卫尉’的纸张踢开。
  
  “这个不能动。”
  
  卫尉,是九卿中唯一一个掌握军权的,看来皇帝始终清楚自己权力的根源所在,一出手,就把最关键的挑出。
  
  刘据不是很意外。
  
  若非猜到几分皇帝老爹的心思,他哪会开口前先问上那么一句?
  
  “父皇请看。”
  
  刨除一个卫尉,剩下的几个,刘据照样有很多想法,他指向最左边的一张纸,其上写着:宗正。
  
  “大汉立国初期,诸侯国繁多,权柄甚重,所以设立宗正一职、又以宗室子弟担任,用以管辖诸王。”
  
  “可如今诸侯王势力衰弱,当初用以管辖诸王的宗正,唇亡齿寒下,反而成了他们在朝中的传声筒、代言人!”
  
  “不可不防!”
  
  话音未落,皇帝的脸色已然严肃下来,听到‘代言人’那几个字,眼中更是闪烁寒芒。
  
  酎金夺爵时,宗正就站在诸侯王一方,当年盐铁官营时,也有宗正替诸侯王反对的声音。
  
  刘彻早就心生不满。
  
  他双手负后,冷声道:“朕多次更换宗正人选,但换来换去,他们总会搅合到一块!”
  
  这时,刘据肃容来对,“父皇,宗室子弟担任宗正一职,这是惯例,也是祖制,可谁说祖制就不能改?”
  
  嗯?
  
  皇帝闻言,嘴角忽然翘了翘,“继续说。”
  
  “既然宗室子弟始终会和诸侯王搅合到一块,那便启用外臣担任宗正,并且,也可适当削弱宗正府的权柄。”
  
  说完这个,刘据又指向另一张纸,“少府职能太庞大,宫内、宫外,财政、衣食、营造,少府无一不管。”
  
  “这不好。”
  
  何处不好?
  
  一个臣子权力太大、太多,就是不好!
  
  皇帝听罢,当即点头:“朕知道,所以才让你监管的水衡都尉分割少府,你认为还不够?”    “不够!”
  
  刘据正色道:“只要不涉及皇家的财政,要一律移交大农令,无关皇家的营造,也要移交将作大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