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乘妙法莲华经 > 第37集《妙法莲华经》

第37集《妙法莲华经》

第37集《妙法莲华经》 (第2/2页)

看第二个,“若欲行时,宝华承足”。这个地方是说明“身心清净德”。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戒行,尤其是微细戒,特别的严格,所以他招感果地的时候,他成就以后,他一抬足,地上自然出现大宝莲花来接他的双足。这个是讲到他的清净的功德。
  
  第三个,“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这个讲到他的智慧,叫做“妙因宿植德”。这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大乘的中道实智的智慧坚固成就。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智慧,所以,你要没有智慧,你那些福报就意义不大了。因为你没有智慧,你那个福报就是有漏,就不能构成波罗蜜,不能到彼岸了。一个菩萨能够叫做“久植德本”,那起码是初地以上,大乘见道位以上。
  
  第四个,“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这个地方指的是“良缘殊胜德”。一个菩萨要进步,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亲近的佛陀要多,因为所有的十法界里面佛陀是最殊胜的善知识,他有广大的方便力。在经典上说,你只要见过佛陀,佛陀不会让你空过的。他不会只是让你空空地供养,他一定会对你做出有帮助的东西出来,不可能让你空过。这些菩萨他有什么殊胜的因缘呢?经常亲近佛陀。当然我们娑婆世界的问题就是,我们很难见佛,我们只能见到佛像,相对就比较吃亏了。这些菩萨因地的时候,却能够“于无量百千亿佛所,净修梵行”。
  
  第五个,“恒为诸佛之所称叹”。这个叫做“名称普闻德”。他的福德智慧具足,而且他也经常得到诸佛的称叹。
  
  第六个,“常修佛慧”。这个地方指的是“欣求智慧德”。这个菩萨对于中道的智慧,不管是实智,不管是权智,他对这个智慧特别的好乐,好乐智慧。
  
  第七个,“具大神通”。这个是“慈悲化度德”。菩萨要度化众生,有两个方法:第一个,神通;第二个,说法。神通当然就是跟禅定有关系,他能够深入正定,行众三昧,他有这个神通才能够观机逗教。所以叫做“慈悲化度德”。
  
  第八个,“善知一切诸法之门”。神通跟说法这两个跟度化都是利他的,他有所谓的“善巧方便德”,对一切方便的五乘法门怎么样使令一个众生安乐,怎么样使令众生解脱,他完全是通达的。
  
  第九个,“质直无伪”。就是内心纯正,没有虚伪之相。他这没有虚伪之相不是不打妄语,没那么简单。他那个没有虚伪,就是他的心很少打妄想。他的心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正念真如、纯正无妄。纯正无妄就是,他的心经常观察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一切法是唯心所变现的,所以他内心是正直的。我们一般人打妄想,这时候心就弯曲了。
  
  第十个,“志念坚固”。就是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时候,他内心不生疲厌。这个不生疲厌在所有功德里面最重要也最困难,这个叫做“具足普贤德”。就是他在菩萨行愿能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德要圆满,一定要八地菩萨,无功用行。我们凡夫在行菩萨道,不管是学习佛法,不管是教化众生,只要你心中有所作意,你就会疲惫,你就要休息。只有八地菩萨他不需要休息,他就是“无功用行我恒摧”,没有有所得的作意。
  
  “如是菩萨,充满其国”。就很多很多的大菩萨,这十种功德的菩萨来充满其国。
  
  我们讲依报庄严,那当然是大地、宫殿、宝树、楼阁。我们看一个国土的优劣,其实依报是仅供参考。你住什么环境,什么样的大地,这是仅供参考,重点在正报。就是说,佛陀成就国土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教化众生。而教化众生他一定有一个团队。你看释迦牟尼佛,当时的团队是声闻,以声闻人——比丘、比丘尼为主的千二百五十人俱。但是,只要是净土,他的团队一定是菩萨。
  
  这个是这样。诸位!我们往生到净土去,我们一般的凡夫是最低阶的,叫做凡圣同居土。就是带业往生,我们在凡圣同居土。当然我们这个凡圣同居土的特点,它没有三恶道。你只要在这个净土待着,就算你有那个罪业,但没有那个因缘触动,就不会到三恶道去。稍微高一点,就是声闻人往生的方便有余土。第三个就是指标了,就是实报庄严土了,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社会上的精英分子。这些大菩萨是干什么呢?帮助佛陀来弘扬佛法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华光如来他有这些十种功德的菩萨充满其国,领导这些十种功德菩萨来从事三乘的教化,就所谓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辛六、寿量长短
  
  我们看辛六的“寿量长短”。看经文。
  
  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
  
  我们来看看寿命。“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就是他成佛以后的时间是十二小劫,但是这个地方没有明显地说出来他未成佛的时候是多长的时间。总之,他成佛以后的时间总共是十二小劫来教化众生。一般的凡圣同居土的人民的寿命多久呢?寿命八小劫。
  
  我们凡夫是这样子。我们凡夫选择一个国土,当然第一个一定要是净土。你要选择一个秽土,那你就在娑婆世界待着就好了,就没必要改变了。我们要从娑婆世界离开,一定选择一个更好的环境。那么更好的环境,当然要看依正二报。你跟什么人,你接受什么人的教化?你被越高阶的人教化,你进步越快。
  
  除了依正庄严以外,第二个重要的就是寿命的长短了。这一点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特别提到说,凡夫要能够成就,很少是靠个人。他说,这个人他烦恼很重,怎么一下子就成佛了?因为他有一个很好的外在的因缘。
  
  所以龙树菩萨说,一个会成佛的人,不完全是他的努力。他怎么样?把握时节。把握时节因缘,叫“莫失好时”。就是你能够知道哪一个国土是依正庄严特别殊胜,特别是这个寿命要久远,这个寿命就是有效期限要长。华光如来他所创造的凡圣同居土,摄受凡夫的寿命是八劫,成佛不够,解脱可以。当然,他一定会公布他的因地,现在还在规划当中,等到快成熟的时候他一定会公布他往生的因地。所以,你很努力地修他的因地,你跟他的因地去做,你有八劫的时间。这是你黄金时段,你可以从八劫当中断见思惑。
  
  诸位!你知道极乐世界提供凡圣同居土的寿命多久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古人说,极乐世界为什么为十方诸佛称叹呢?那当然对凡夫说的。要是初地菩萨,你给他多少寿命,他没差。因为他这个地方寿命结束了,他随愿就到其他地方去,他很多地方可以去。凡夫你上了净土,你就要把握机会了。
  
  所以,我们凡夫在往生净土的时候,要考虑一次到位,“拼个今生,永作闲汉”。就是说,今生我放弃了所有的享受,我把所有时间用来念佛,用来调伏烦恼,来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好,我成功了,我希望我这次的成功能够直接到成佛为止,我不用再改变生命的果报体了。就是努力一次而直接成佛了,就是一次到位。
  
  当然,这个很难。你看华光如来,他这个成佛时间也不短。我们看前面:“汝于未来世中,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他经历了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他提供的寿命是八小劫,成佛是远远不够的,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
  
  诸位!极乐世界的人民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所以他的成佛时间更短。那对我们凡夫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希望一个安稳的环境,我们不喜欢经历太多的死亡的过程。因为每一次的死亡对我们凡夫来说就充满了变数,原则上往坏的方向跑的机会大。
  
  所以这个寿命很重要。一个国土,它的依正庄严,还有它的有效期限,这两个都很重要。
  
  辛七、转记补处
  
  我们看辛七的“转记补处”。看经文。
  
  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佛国土,亦复如是。
  
  这个地方是讲到华光如来灭度以后他的接班人是谁。华光如来成佛以后的寿命是十二小劫,十二小劫以后他把这个成佛的因缘就授给一个坚满菩萨,来成就无上菩提。坚满菩萨接着成佛,号曰华足安行。这个坚满菩萨每走一步的时候,也是宝华承足。多陀阿伽度就是如来,阿罗诃就是应供,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觉,这是佛陀的通号。“其佛国土,亦复如是。”离垢世界是修学法华的因地所招感。
  
  一般来说,一尊佛要灭度,就是只有一种情况出现:他的法缘已经尽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古德说,释迦牟尼佛,按说他的寿命可以到一小劫,但是他没有把它用完,他八十岁就往生了。为什么?因为他“所应度者,悉皆已度;其未度者,皆作得度因缘”。就是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以后,跟他有缘的众生,善根成熟的全部度完了。他最后一次度的,是他躺在病床上时,一个叫须跋陀罗的人,八十几岁了,平常可能很懈怠,听到佛陀要灭度了,赶快冲过来见佛一面。佛陀跟他讲四圣谛,最后成就阿罗汉果。度完以后,释迦牟尼佛知道,他的今生该度的都度完了。所以未来怎么样?就是法宝流通了,就随缘了,给众生栽培善根了。所以一尊佛会灭度,表示法缘已经穷尽,他该度的都度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佛的法缘的深广,就决定一尊佛住世的长短。
  
  辛八、法住久近
  
  我们看第八段,“法住久近”。看经文。
  
  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佛陀在世的时候先把根机成熟的度化了,他灭度以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法宝流通的问题了。这个就是“有法无人”。佛陀灭度以后,这个法在,但是这个人不在了,那么大家修行就各凭本事了。没有佛陀了,就是医生不在,但是药还在。
  
  这个“有法无人”经历了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什么叫正法呢?就是有教法、有观法、有果证。就是说,你在华光如来在世的时候学习的教法,跟佛灭度的时候完全一样,差别不大,而且证果的人很多。这个就是正法时期。它多久呢?三十二小劫。就是说,华光如来在世的时候,他说的法的内容,在他灭度以后,三十二小劫当中变化不大。
  
  三十二小劫以后产生变化了,就是这个教法、观法力量薄弱,果证的人变少了,因为因地的法薄弱了。就是古人说的,这个牛奶慢慢掺水了。正法时代的牛奶,就是佛陀在的牛奶,法味充足;但是越往后走,你掺一点水,他掺一点水,这个牛奶的味道就薄弱了。但是这个法又有点像正法,所以叫像法。
  
  正法时代是教观果证为特色;像法时代,塔庙佛事,大家就忙着盖庙、做佛事了;末法时代就更糟糕了,它不但是果证少,教观变少,以持戒修福为主了,就是偏重事修了,对这个教观的学习就薄弱了。
  
  这个就是华光如来灭度以后的法运过程,就是正法、像法跟末法三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