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民国元老古应芬 > 古应芬儿子是古榜,不是古滂(六)

古应芬儿子是古榜,不是古滂(六)

古应芬儿子是古榜,不是古滂(六) (第1/2页)

——民国元老古应芬儿子是古榜,不是古滂(六)
  
  (六)那个号称古应芬儿子古滂是假冒的
  
  1)首先他讲的古应芬家庭情况“牛头不搭马嘴,
  
  【图31,(忍住,不要笑。首先声明,等下有人笑死了我可不负责偿命的啊!)《古应芬之子寺右村寻根》古应芬是国民党元老,他创办的勷勤大学即华师的前身。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赫子仪凌越
  
  傍晚时分,在寺右村和睦里,一个老人摸着寺右居委会仅存的一面老青砖墙壁,感叹地说:“这就是我的根,我终于圆梦了,”老人就是国民党元老古应芬之子古滂。近日,他首次返乡寻根,虽然昔日的大屋改建为楼房,但他心中的激动之情仍难以掩饰。
  
  见过古应芬的人都说古滂很像父亲。古伯说,从祖父到孙子,每代仅有一个男丁,他6岁时父亲就已经离世,后来他随家人去了台湾,随后定居美国,上世纪80年代偶尔回广州白云区同和村居住,这次寻访故居,他受到了寺右村父老的热烈欢迎。
  
  古伯介绍,他从来没有回过寺右村,只是从地契上知道自己的故居在“寺贝底”。古伯拿出一个已经发黄,用玉和纸订成的记事本,上面写着:“民国某年,古芥南在寺贝底购地。”古芥南是古滂的爷爷,屋子是以他的名义买下的。他不但置办了房屋,还有田地。村中父老带着古伯来到寺右村军委会门口,这里就是“古应芬大屋”的所在地,早已被拆建成小楼房,现在做了寺右居委会。
  
  寺右村的村干部姚祖权介绍,昔日的古应芬大屋青砖石脚,有一百多平方米,进门后有井,格局是太公厅的样子。村中老人说:古姓是寺右村的开村大姓之一,后来古姓出外谋生,落籍梅县。古应芬当大官后,原想在寺右村建祠堂以光宗耀祖,因种种缘由未能如愿,后将大宅和田产托付给一位姓杨的乡亲看管。
  
  古伯这次寻根,是收藏家梁基永牵线。去年7月,由梁基永提供部分展品的“广州老地图展”在中山图书馆举行。梁基永回忆,当时他站在民国时期的广州老地图前,有一位参观者过来与他攀谈,这个人就是姚祖权,寺右村正在修村志,他对这幅地图很感兴趣。姚祖权向梁基永介绍,那个标着“寺贝底”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寺右村,并提到古应芬当年是首屈一指的大官。梁基永马上来了精神,他和古滂相识,便马上牵线搭桥,促成古伯第一次寻访故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