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咸丰,西太后,你们的国卖不卖?(拜大年,求月票) (第1/2页)
上海,豫园。
婉贞撅着个小嘴,小脸拉得老长,像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不情不愿地跟在自己的老同学,现在既是学长又是班主任的翁同龢屁股后面,在这小小的园子里晃悠着,心里头那叫一个七上八下,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
婉贞是苏州府第一小学的学生,说起来也是个“小可怜”。同班的周秀英、王喜儿、张宝这些小伙伴,一个个都转学去天京读天京府第一小学了,这下可倒好,全校倒数第一的“宝座”稳稳地落在了她头上,都没人能跟她“竞争”一下,这滋味可不好受。虽说她每天都拼了老命地学习,连兼职当老师的翁学长都经常给她开小灶,可在那让人绝望的天赋面前,她的努力就像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
这过去的一年多,婉贞的同学简直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除了那几个转学的,其他人都跟开了挂似的,蹭蹭蹭就上中学了,就她还在小学三年级苦苦挣扎。以前的同班同学,都有好几个回来当她老师了,这可太尴尬了。想当初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迈进小学的大门,结果现在人家都快读完中学,甚至还回来当老师,就她还在小学“原地踏步”,而且不是一两个同学这样,几乎所有同学都把她远远甩在了后面,这让婉贞不禁怀疑人生:到底是别人都是天才,还是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傻子?
而且啊,婉贞总有种错觉,感觉老师就是专门为她一个人讲课的。为啥呢?因为别的同学学小学数学,基本靠自学就搞定了。语文更不用说,人家个个都有秀才以上的水平,根本不用学。英语对他们来说算是最“难啃的骨头”了,不过也就是花点时间的事儿。罗耀国也没指望这些天才逆天到几个月内就掌握后世小学生一到六年级的全部英语知识,就安排了两个学年的课程让他们几个月学完,大家都学得有模有样,婉贞也勉强及格了,可还是全校倒数第一,这“倒数第一”甩都甩不掉。
当然啦,婉贞不光主课“没学好”,副课也不太行。那帮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原本的历史上,人家写的大字、画的工笔山水那都是能进拍卖行的宝贝,婉贞和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云泥之别。也就马术和火枪射击这两门课,她还能找回点自信,到底是旗人,在这方面可能有点祖传的天赋,至少比那些江南文人强那么一丢丢。
可婉贞还是觉得自己的成绩单拿不出手,心里直犯嘀咕:自己的未婚夫以后看到这成绩,肯定得气得吹胡子瞪眼,说不定还要打自己手心呢。正想着要被打手心的悲惨场景,走在前面的翁同龢突然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猛地停住了脚步,婉贞一个没注意,差点就一头撞在他背上,那场面,别提多滑稽了。
“殿下,晚生翁同龢领婉贞同学求见。”翁同龢扯着大嗓门,声音洪亮得像敲钟一样。
“婉贞来了?好好,声甫,快带她进来,外头冷。”罗耀国从办公桌上抬起头,脸上笑开了花,热情地招呼外头的两人赶紧进屋。
现在已经是太平天国天历五年的正月初三了,正赶上太平天国的第一个春节假期。从天历五年开始,天历就来了个大变身,把一年的366天改成了闰年366天,平年365天,每四年一个润年,同时,春节、中秋、端午这些传统节日也都“重出江湖”啦。不过罗耀国可没这放假的福气,他现在可是全年无休的“997”打工人,这“福报”,还真是甜啊。
“下官给吴王殿下拜个晚年。”翁同龢一进屋,就给罗耀国行了个揖拜之礼,那姿势,别提多标准了。
“婉贞祝殿下万福金安。”婉贞则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福礼。自从罗耀国全面主政太平天国后,跪拜之礼就被大量取消了,就算面见诸王,也不用非得“扑通”一声跪下了。
“婉贞过来。”罗耀国朝着又长高了不少,出落得更加水灵的婉贞招招手,把她唤到了跟前。小姑娘小心翼翼地向前走了几步,像只受惊的小鹿,怯生生的。
“怎么啦?”罗耀国笑着问,“是不是期末考试没及格?”说着,还瞄了翁同龢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是不是你的题目出得太难了,故意为难我们婉贞?”
“及格了,”翁同龢笑着解释道,“语、数、英三门都过了六十分。”
“那不错啊!”罗耀国先夸了婉贞一句,然后又笑着问,“贞儿,你学到几年级了?”
“才三年级。”婉贞羞愧得脸都红了,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不错,不错!”罗耀国连着夸了两声,满脸欢喜地看着小姑娘,“你不错啊,挺聪明的!”这可真是大实话!婉贞一年学完了三年的课,虽然门门都是刚过及格线的六十分,但你得想想她读的可是超重点小学的院士班,和她一起读书的大多都是成年人,几乎所有人都考出了秀才,还有几个中了举,这都是什么神仙同学啊!给这些人做的卷子能简单吗?太简单了人人考一百分,那还有啥区分?婉贞能考六十分,说明该会的她都已经掌握了,不会做的那是因为题目本来就不是给她这个水平的人做的。所以说啊,婉贞其实是个伪装成学渣的女学霸,只是她自己还没发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