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诡三国 > 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谋划,孙周两人小商议

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谋划,孙周两人小商议

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谋划,孙周两人小商议 (第2/2页)

尽一片心,达些许意。
  
  这其实很正常,现在的孙权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孙权也没有说那种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程度。孙权瞄了一眼周瑜,立刻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问题,连忙向周瑜赔礼。
  
  周瑜笑了笑,摆了摆手,或是引动了肺气,又是一阵咳嗽。
  
  孙权连忙叫着侍从送上汤引,又是在旁边递送着,不像是主公,倒像是周瑜的弟子一般。
  
  像是。
  
  毕竟不是。
  
  就算是真的亲兄弟,在利益面前能经得住考验的也没有几个,更别说像是江东这么一大片的基业了。或许在后世键盘侠嘴里算不了什么,但这天下能达到像是孙权这样的基业的,扒拉着手指也就这么几个了。
  
  周瑜喝了点汤药,咳嗽也平息了下来。他摆摆手,侍从便是又都退了下去。
  
  若是知晓自己命薄,说不得当年他就多花些心思在孙权身上,多少有些情感联络在,不像是当下有些强扭在一起的感觉。
  
  周瑜知道孙权已经很努力了。
  
  孙权也知道周瑜看穿了他。
  
  甚至江东上上下下不少人都看明白了……
  
  知道和做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当年周瑜跟着孙策的时候,有想过要打这个天下么?
  
  并没有。
  
  直至孙策真正打下了江东之后,这个争天下的心思才随着屁股盘子的硕大而变得清晰了起来。
  
  当年仿佛是少年说笑一般指点着江山,而如今……
  
  孙氏基业,两代三任。
  
  孙坚有孙坚的人,孙策有孙策的人,孙权自然也有孙权的人。
  
  一代天子一朝臣。
  
  每一任的头目,都有信任的班底,这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前后任的时间太短了,导致前任的未老,后任的又新生。
  
  如此,江东内部其实就形成了『老、中、青』的三代人,这里老中青指的不是年龄,而是追随孙氏的时间。
  
  『老一代』包括程普、吴景、孙贲、黄盖、朱治等人,他们自孙坚时代开始追随,壮大,成为了当下依旧拥有强横实力的一派;『中一代』是指在孙策时代加入的,包括张昭、张纮、周瑜、蒋钦、吕范、董袭等人,也同样拥有一定的权柄;而『青』字头的自然就是孙权发现和培养出来的,比如鲁肃、吕岱、徐盛、朱桓、陆逊等等……
  
  江东就这么大。
  
  有人吃的多了,旁人就吃得少了。
  
  虽然说孙权在用人上,并没有一味的排斥『老中』二代,也会用,但是其中还是有些差别的,真正的实权、重权,孙权更多的倾向于交给『青一代』。因为青一代,孙权才认为是自己人,真正属于孙权自己的力量。
  
  在江东这样的权柄结构之中,周瑜和张昭都算是『中』字头,所以更多的是承上启下,孙权对于周瑜的器重,多半也是源于此处。周瑜在军中素有威望,连『老』字头的将军都愿意听从周瑜的指派,这就多多少少的让孙权心中猜忌。
  
  这种猜忌,或许在后世键盘侠眼中觉得是很蠢的事情,少不得高高在上指摘孙二愣子傻不愣登蠢得出奇,但就像是在后世许多孩子连父母的话都懒得听,偏偏觉得狐朋狗友的话最逞心如意的状况一样,道理是道理,实际是实际。
  
  孙权好大喜功,但是像他这样年龄的,又有几个不是喜欢指点江山?就算是周瑜自己当年不也是和孙策这么过来的?所以周瑜能够理解孙权的情况,之前也想着说是要慢慢进行调整。年轻人么,不在现实之中磕得头破血流,又怎么会真切的知晓世事艰难?
  
  等撞得疼了,就知道乖了。
  
  当时周瑜觉得有时间……
  
  可现在,周瑜却没了时间,所以只能将孙权拉到了身边,算是揠苗助长也好,说是尽力雕琢也罢,反正只能是如此了。
  
  打通川蜀,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大战略,周瑜已经谋划了很久。
  
  后世可能受到了罗老先生的影响,以为说是周瑜捡了诸葛的牙慧,抄袭了诸葛的隆中对,然后才搞出了一个二分策来,其实并不然。
  
  策略这个事情,就像是文章一样,天下都是一大抄,只不过看谁用的好而已。就像是三十六计什么的,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人用了,难不成都喊着说这是孙子的,旁人就不能用了?三十六计这本书也不是孙子写的,是在明清之时不知名的某个人写出来的。
  
  在历史上,有周瑜的天下二分策,也有诸葛亮的隆中三分对。
  
  其实后世所传的隆中对么,也未必是真货……
  
  后世所传的隆中对,是『公开版』,也就是诸葛亮所承认的『官方版本』。但是这个『官方版本』出现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老刘同学领饭盒之后才被公布出来的。
  
  所谓真正的隆中对,也就是当时诸葛亮答应出山的时候和刘备私底下商议的大战略,究竟是如何,有没有和官方版本有出入等等……
  
  也就只有当事人诸葛亮一个人说了算了。
  
  毕竟这样的大战略一旦公开解封,那就等同于明牌在打了,所以当时老刘同学和小诸葛之间的隆中对,在初期是绝对不可能公开的。
  
  当时老刘同学还是要脸的,没拿下川蜀来的时候怎么好意思满天下的宣扬说自己要去夺了同宗室的产业?从三国全局上来看,诸葛亮后来放出来的『隆中对』,更像是和江东的和解,所提出来的两条进攻路线,其实就是一条是川蜀的,一条是留给江东的。其后的诸葛亮的军事行为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从未动过走荆州路线的心思。
  
  真的要走,其实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川蜀粮草物资顺着长江而下到荆州江陵,那里水流湍急,航速非常快。正所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么一条黄金水道,也就意味着川蜀若是和江东合并进军,不管是兵卒运输,还是粮草转运,消耗都会非常少。
  
  只可惜川蜀和江东有血海深仇,无法合作,只能隐隐约约的提点一下。此外,诸葛亮还特别强调什么『江东孙权,已历三世,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外结好孙权』等言语,就是一方面告诉川蜀之中那些仇恨江东之人,表示跟孙权搞好关系是当年跟先帝早早定下的方针,另外一方面则是和江东缓和氛围,毕竟诸葛亮心里明白,两个弱者互相争斗,最后只能够便宜了曹魏。
  
  历史上周瑜的二分策,同样也是如此,虽然说是出现的时间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但是周瑜应该早有谋划,并且一样的应该属于密谋,否则刘关张当时还在一旁呢……
  
  战略归于战略,设想归于设想。
  
  不论是二分策,还是三分对,真正要去将战略变成现实的,依旧是要靠人。
  
  比如孙权。
  
  周瑜原本自己想要自己去攻略川蜀的,只不过现在他的身体……
  
  只看天意如何罢!
  
  『公瑾兄,』孙权恭恭敬敬的问道,『如今江东多有人言,说骠骑之举乃……多坏圣贤之道,不可用……还有人说若是效仿骠骑之法,便是彰显江东无人……不知公瑾兄觉得此事当做何论?』
  
  『些许闲人乱嚼舌根,不必理会。』周瑜缓缓的说道,『便如今所用文字,是江东所独创么?难不成如今用隶书,便是捡了程元岑便宜?亦或是江东无人?再如若学做文赋,便是效仿两都二京,难不成因为说有班孟坚在前,张平子就不能写京都了?无论兵制,民政,莫要觉得是骠骑所创,便是不屑一顾,需择其善者而从之,当有裨益于江东……』
  
  孙权略带一些迟疑的问道:『即便是……爵田?』
  
  周瑜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即便是爵田。』
  
  停顿了片刻之后,周瑜才补充说道,意味深长,『此乃剑之锋锐也,若真得用……方显主公本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