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点麦(一) (第2/2页)
今天她提上山的,不再是小旗等死物,而是两笼野兔。两笼兔子才十二只,孩子兵却有21人,剩余的缺口,就要靠他们自己去填补了。
这里是埃姆斯特山区,畜牧最发达的地方,早春牧草发芽,躲在洞里过冬的草原野兔子也该出窝了,她只有祝这些孩子好运了……当初她锻炼基本功,家族的“教官”们放飞的是一笼麻雀,没给她任何工具,徒手全部抓住,现在想起来还是一把辛酸泪呀。
果然还是当黑心教官爽,刘阿慈练了遍剑,满头大汗,身心愉悦飞奔下山洗澡去了。
想到一群半大孩子在山顶抓兔子的画面,不知道女孩儿中有没有抓不到哭鼻子的,刘慈早餐时多用了半碗玉米粥,又马不停蹄跑到西面山上,查看茶苗种植情况。
人手都抽调到山谷里开垦去了,山上只剩下搬运茶苗的两个大汉,和负责栽种的几个妇人。她们比刘慈早半小时上山,见主人来了,干活更是一点都不敢偷懒。
“这几天庄子里缺人呢,估计食堂都抽不出人手给你们送饭,大家就辛苦一点,每天上山带点面包。”
一个妇人搓了搓手上的土,“不辛苦的,还剩下几千株苗,两天就种完了。”
刘慈点头,茶苗不比树木,土地都是精耕过的,只要刨小坑将茶苗种好就行,挑苗上山的活要靠有力气的男人,种苗的活儿几个妇人就能干下来。
一天下来,别的不说,老是站起来又蹲下,最受不了的就是腰部。虽然辛苦了点,比起从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现在的日子好得跟梦里一样,做人得学会知足。
刘慈不知道她们的心理活动,见她们拼命干活,她也拿了一把剪刀,将栽好的茶苗贴近地面的枝条剪去,只剩下茶苗上部,强健的枝条。
“小姐,您怎么能干这活儿……”妇人们手足无措,呐呐难言。
刘慈眉毛一挑,“我怎么不能干活儿了?你们没种过茶,还不快学学!”
其实她也没种过茶树,只是有理论经验。但言语中强大的自信和底气,感染了几个妇人。她们很相信刘慈,都在认真学习刘慈修建茶苗时的要点。
一个半桶水师父,带着几个异界妇人徒弟,师父有几年种田经验,《齐民要术新编》的农事篇都快翻烂了,也不完全是照本宣科。徒弟们呢,异界文盲妇人,见识少,人也不够机灵,好在她们够听话,刘慈说剪哪枝,她们从不质疑她的判断。
不知不觉,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两个雇工挑着茶苗上山,看见刘慈蹲在地上剪枝条都吓了一跳。
“小姐,原来您在这里,大管家到处找您呢!”
雇工用肩上的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怕汗味儿熏到刘慈,离她足有几丈远就开喊。
刘慈放下剪刀,“你知道他找我什么事情吗?”
先说话雇工摇摇头,另一个汉子想了想,补充道:“听说是麦种买回来了。”
刘慈一听,放下手中的剪刀,拍拍泥土站起来。
“你们忙,我下山去了。”
麦种买回来了,山谷中也整理出一部分田地,春天的时节不待人,她的确要抓紧时间,免得错过了点麦的最佳时机。
等刘慈下了山,詹姆士迎上来,面有喜色。
“小姐,麦种买回来了。”
刘慈点头,“其他种子呢?”
“玉米种子,几种豆类都买了,也补充了一些蔬菜种子。托加兰先生的福,我们的人在农贸集市还买到了一些果树苗。”
怪不得严谨的詹姆士面带笑意,能在埃姆斯特城买到果树苗,还真是运气。斯图尔在农贸集市一块地域,果然是人脉发达呀。
刘慈和詹姆士聊着,一边去看麦种。
春小麦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后,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形成结实的株体。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在埃姆斯特山区种植春小麦,抓好播种时节,解决水源,其实还挺有念想。
刘慈亲自揭开布袋,抓起一把麦种查看。
颗粒饱满,种子也没有受潮霉坏,春小麦本身的具有生长期短,耐旱,耐瘠薄,耐干热风,适应性强的特点,除了磨出来的面粉口感比冬小麦略差,本来就是最适合埃姆斯特地区的粮种。
而且,它不用浸种。
意味着刘慈马上可以组织人手,进行春耕“点麦”啦。